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11-12
點擊次數:73
中藥材冷凍干燥的優(yōu)勢
1.
減小皺縮,保護外觀形態(tài)

皺縮是中藥材干燥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。由于中藥材結構的異質性、成分的多樣復雜性及入藥部位的多樣性,造成不同中藥材干燥過程中的皺縮規(guī)律和機制有所不同,中藥材發(fā)生皺縮不僅直接造成其外觀形態(tài)、質地和復水性不佳,還導致水分擴散速率降低,干燥時間延長,引起干燥效率降低。
中藥材在真空冷凍干燥預凍階段中,內部所含水分形成固態(tài)冰晶,冰晶形成的骨架結構代替原來液態(tài)水對組織細胞的支撐作用;在升華干燥階段固態(tài)冰晶直接升華,以氣態(tài)的形式排出,由于升華干燥過程是緩慢進行的,水分向外擴散的應力不足以破壞冰晶形成的空間,冰晶形成空間仍然保留,在藥材內部形成空隙,造成水分向外擴散的阻力降低,對組織結構造成的破壞降低,藥材組織仍然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抵抗皺縮,因此真空冷凍干燥所得中藥材收縮最小。
2.保護熱敏性和易氧化成分
中藥熱敏性成分是指中藥所含的對熱敏感,受熱情況下容易發(fā)生分解、氧化、降解等結構變化的一類成分。中藥材干燥過程中,其所含的多糖、酚類等熱敏性成分由于高溫造成成分降解,引起中藥有效成分降低,從而影響中藥材的質量和療效。真空冷凍干燥的升華干燥階段約在0 ℃高真空度下進行,可有效避免或減少中藥材中熱敏性、易氧化成分被破壞。
3. 抑制生理作用引起的色澤褐變和有效成分損失

酶促褐變反應是指中藥材中的酚類物質在有氧條件下,在多酚氧化酶、過氧化物酶、氧化酶的催化作用形成醌,醌類物質進一步聚合形成黑色素,引發(fā)色澤褐變。中藥材發(fā)生酶促褐變需要氧氣、酶、酚類物質三者同時存在。新鮮中藥材中一般存在多酚氧化酶和酚類物質,但二者被各種細胞膜和細胞結構劃分在不同區(qū)域,因此一般不會發(fā)生酶促反應。中藥材在干燥過程中,由于傳熱、傳質產生的應力破壞了組織細胞結構,導致酶和酚類物質的區(qū)域分布被破壞而接觸,在活性氧存在的條件下發(fā)生酶促褐變。真空冷凍干燥因其低溫、絕氧環(huán)境,酶的活性被抑制,造成中藥材發(fā)生酶促褐變的條件缺失。
4.
提取速率和復水速率快

真空冷凍干燥是將物料中的水分直接由冰晶狀態(tài)升華為氣體,冰晶升華后留下的孔隙在后續(xù)干燥過程中被保留,形成了疏松多孔的結構。不同于傳統(tǒng)的曬干、烘干由表及里的熱傳遞方式,形成相對致密的結構。中藥材經真空冷凍干燥后內部結構較為松泡,外部水分易進入,致其復水速率和提取速率較其他干燥方式快,更有利于中藥材的臨床應用。